【林金全】

我們這一屆在 1975 年畢業之後,即各奔東西。有在美求學的,在台創業的。真正聚會的次數不多,只在有同學自美返國或同學結婚等。20 週年曾在加州舉辦二十週年的同學會,但到場的同學不多,或許因家庭因素,或許因工作關係。

30 週年同學會在台灣舉辦。前奏乃歸功於陳信義在去年 (2004年) 暑假返國探親,當時幾位同學聚餐,他即熱忱鼓催明年須辦 30 週年的聚會。去年 9 月左右,張竹安來信,請我幫忙聯絡和做問卷等。斷斷續續地往返通信,終於確定了在今年10月28、29日在台北舉辦同學會。張歐正德負責籌劃活動。於 28 日下午在舊的化學館聚集,先徒步看校園一周,5:00 請牟主任介紹化學系的歷史與近況,大家對於化學新館的建立,都給予由衷的祝福與期許。接著在會議室聚餐,系主任請了系上的黃俊輝幫忙拍照,陳慈玉幫忙外燴的訂餐與桌椅的佈置等。另有劉小翠助教、張忠和協助善後。多年不見的老友,除了彼此寒暄之外,另安排上台講述過去的日子、工作近況、人生經驗、兒女教育等。這次聚會總共來了 16、17 位,有鍾昭仁、張竹安與曹盛樑特地從美國專程回來參加同學會,趙寶榮與先生雖也回國,但趕不及參加。另有10多位國內的同學,自北、中、南齊聚一堂。大夥一開了話匣子就停不下來,10 點多仍未有倦容,但擔心害苦一些幫忙善後的人員,只得結束今晚的聚會,臨走之前不忘到化一教室合照,留下歷史鏡頭。

隔天,約好 2:00 再到台大的校友會館喝下午茶,雖只到 7、8 位,但大都帶眷,因此也是 10 多位聚會,先生聊先生的,太太聊太太的,好一陣子之後再換邊,近 6:00 才結束。大家相約 5 年後,在夏威夷或阿拉斯加舉辦 35 週年同學會。趙治民提議為了讓更多同學參與,將提前通知,並分期收錢,已繳錢不來者錢充公。

01

後記:

在同學會進行過程中,我們也訪談了幾位系友,他們也針對學弟妹提出一些建議及期許。由黃俊輝先生摘要如下:

  • 大學是通才教育,在人生過程中為重要一環,可以多嘗試一些人生體驗。但要在學業和社交活動中間取得平衡,如此一來,在大學這一段時間可以有比較美好的回憶。
  • 化學系非填鴨式教育,至美國後無適應的問題。
  • 在研發方面,要有著提昇國內科技的抱負。不要靠死讀書,把自己根基紮實,好好做研發,不管是在那兒工作,皆會有成果。
  • 化學系根基較紮實,要讀活書、學會創新、有自己的想法、有自己的研究方法、做出自己的研究成果,而不是跟著別人做。
  • 在化學系所學到的東西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,基礎打的很深,但是發展自己的想法是很重要的。在大四及研究生時期,想想自己要做什麼。